作為一名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他堅持把“追求發展、改變落后”作為自己的使命,以對民生的感懷、對人民的敬重、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道德高度,從建設國家品牌經濟到反鐵礦石壟斷,從制定《民工權益保護法》到加快產品標準建設,從企業家應為教育多做貢獻到民營企業家的慈善行為應成常態,就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行業的發展、民生的改善等方面而殫精竭慮、獻策疾呼。
連日來,在北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公司總經理袁玉珠依法履職,認真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內容,并立足實際、圍繞大局,就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生態建設、化解產能過剩、保障改善民生等群眾關心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治理環境要與時俱進
“過去、現在和未來,環境治理肯定是一個‘瓶頸’。在我們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忽視了環保方面的要求。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環境的要求特別嚴格的時候,在環保方面就顯得我們的責任更大了。環境治理不僅在今天,而且在以后,都將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任務。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治理環境也要與時俱進。”
“有形”“無形”合力化解產能過剩
“鋼鐵作為九個產能過剩的行業之一,要化解這個難題,需要‘有形’與‘無形’之手聯手來化解。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要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來消化存量、嚴控增量,這就是‘有形’的調控手段。但鋼鐵產能過剩,如何去化解,這是我們現在要站在國家的高度上去理解和考慮的問題。產能過剩,清多少、誰去清、清哪里、怎么個清法,又要有一個一樣的措施。沒有倒閉的行業,只有倒閉的企業,用好‘無形’的手,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才是淘汰落后產能的良藥。”
抑制鋼鐵產能過剩不宜“一刀切”
“對于質量低、工藝差、環境污染程度高的產能,可利用行政手段強制關停。但對于產業鏈完整、環保運行達標、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強,特別是有自主研發機構的企業,不能因鋼鐵行業屬于限制行業,便對他們從銀行融資、政策審批以及水、電、環保等政策執行上‘一刀切’,從而削弱健康企業的競爭力?;猱a能過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中央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協調、企業主動調整等方面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家從政策層面推進淘汰落后產能、控制新增產能,需要鋼鐵企業主動轉變發展方式,抑制產能擴張沖動,開發新品種。只有綜合、合理運用這些手段,才能使產能過剩得到逐步化解。”
普及高中教育
“人在素質上的差距才是地區間的根本差距。每次來,我都要提普及高中教育這個事,我現在每年花1000萬元在中陽縣普及高中教育,就是在等國家來接棒。”
下一步,袁玉珠代表將要把會議的內容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引導公司廣大干部群眾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要求部署上來,把“兩會”精神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動力,抓好轉型發展,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將企業發展成果共享于社會、百姓,進而改善民生,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