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袁玉珠今年連續第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雄心猶在,目標更明。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套用一句流行語說:“建設中國夢,我的目標是實現一個夢想,做好三件大事。”
袁玉珠所說的夢想是打造山西第一的民營鋼鐵企業,如今已經實現。在中陽縣城北郊,一座集采煤、選煤、煉焦、采礦、選礦、煉鐵、煉鋼、軋鋼、發電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大型鋼鐵企業,綿延20余里。它承擔了全縣1/3的財政收入,提供了全縣一半以上的就業崗位,職工人均月收入達到4418元,廠區綠化覆蓋率超過30%,是一座園林式綠色鋼城。
讓企業的職工過上富裕生活;讓家鄉的村落改變舊貌;讓更多的人愿意選擇留在中陽,這是他想做好的三件事。
翻閱袁玉珠的個人資料,濃縮了的人生,看似一部傳奇。10歲時因家境貧寒,不得不拿起放羊鞭;20歲時憑著心靈手巧,成了中陽城關遠近聞名的小鐵匠;30歲時依靠敏銳嗅覺,組織農民兄弟“煉鐵起家”;40歲時“變鐵為鋼”,煉出呂梁山上第一爐鋼;50歲時崛起中陽十里鋼城,當選“中國改革十大杰出人物”。
中陽地處呂梁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個連飛鳥都不愿多停歇的窮山溝。有著濃厚鄉土情結的袁玉珠認為,中鋼的發展壯大不是為了個人和家族積累財富,而是為了當地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這個目標,袁玉珠始終不渝地盡責鄉土、奉獻社會。
據不完全統計,從1988年到現在,袁玉珠和他的中陽鋼鐵用于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的捐款捐物合計金額已達14.5億元。這里早已實現了免費高中教育,新農村建設讓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袁玉珠投資5億元正在建設的中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將徹底改善父老鄉親的醫療條件。
如今他的三件事完成得可圈可點。
盡管已是身家過億的企業家,但袁玉珠始終不愿離開中陽那片土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讓他關注的目光更遠、視角更寬了。
對鋼鐵企業而言,鐵礦石進口價格關系著生產成本,我國每年進口鐵礦石超過10億噸,可在鐵礦石談判中卻沒有話語權。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袁玉珠與我省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加強反壟斷法的執法力度,奪得礦石定價的主動權”的建議,借助全國人大的平臺,發出了民營鋼鐵企業的呼聲。
看到農民種糧缺少積極性,袁玉珠建議國家對糧食以高于成本價進行收購,而后以合理的價位進行銷售,中間的差額由政府統一補貼。
袁玉珠已是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更為成熟,建言視角更加寬廣,早已從一村一縣的利益考量,提升為一省一國的重大事項。僅最近兩年,就先后提出過“推進稅收制度改革”“防范金融票證危機”“把每年的12月18日作為改革開放紀念日”等帶有全局性的建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袁玉珠在成熟,也在改變:胸懷更寬、抱負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