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一名懷揣夢想的呂梁漢子拿出自己辛勤積攢的15萬元創辦了一座擁有6.5m3高爐的煉鐵廠。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拼搏為家鄉人的生活帶來最為根本的改變,成就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業;他更想通過自己的拼搏重樹當年呂梁英雄的堅忍不拔的精神與意志。
他就是袁玉珠,一名土生土長的呂梁人,而這座煉鐵廠就是山西中陽鋼鐵有限公司的前身。
“用鋼的傲骨做人,用材的韌性做事”。這是袁玉珠的座右銘。
產業延伸———形式好時選擇做“長”
決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中陽鋼鐵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每一階段科學的戰略決策。依靠上下游延伸、先進的裝備、優質的產品、兼并重組整合、做強產業鏈,中陽鋼鐵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核心競爭力大大提高。
“鋼鐵行業形勢好的時候,別人都在做寬(擴大規模),而我們選擇了做長(延伸產業鏈)。”袁玉珠這樣總結中陽鋼鐵發展的秘訣。“以鋼為主、以煤為基、電力支撐、化工延伸”的產業集群,使得中陽鋼鐵目前已擁有年產500萬噸原煤、120萬噸鐵精粉、150萬噸焦、400萬噸鐵、400萬噸鋼、400萬噸材的產業規模,擁有鐵礦、煤炭等鋼鐵冶煉原料基地,擁有采掘、加工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裝備,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流程鋼鐵聯合企業。
目前中陽鋼鐵已初步形成了煤電循環產業鏈。他們利用當地充足的煤炭資源,建成了以煤矸石為主、熱電聯產的自備電廠;利用鋼鐵生產的循環資源,建設了高爐煤氣余壓發電TRT節能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運,實現了能源和資源的內部循環和再利用。在此基礎上,為了降低電廠廢棄物、粉煤灰對環境的污染,該公司將建設上馬煤矸石、粉煤灰制磚項目生產線,力爭使粉煤灰利用率達到100%,從而形成“煤—電—新型建材”的完整循環。
同時,在現有化產品硫銨、焦油、粗苯的基礎上,他們延伸煤化工產業循環鏈。以焦爐煤氣、煤焦油為原料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提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系列產品,將化工產業打造成中陽鋼鐵新的支柱產業,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當前所產生的效益是以資源做支撐,屬于‘邊際效益’,這種日子過得平穩,但這不是中陽鋼鐵的特點和個性。我們投資近億元建設研發中心,就是要在目前中陽鋼鐵的生產能力、生產規模和經營管理體系已經形成之時,有預見性地思考中陽鋼鐵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袁玉珠的一番話道出了中陽鋼鐵人的遠大目標。
轉型發展———形成中陽鋼鐵獨特的品牌
多年來中陽鋼鐵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從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確立了打造“強大中鋼、品牌中鋼、現代中鋼”的總體發展戰略。
近年來,中陽鋼鐵主動關停了125m3高爐兩座和運行僅7年的405m3高爐兩座、20噸轉爐4座,徹底淘汰了1000m3以下的高爐。這在全國民營企業中非常罕見。他們先后投資20億元對一期120萬噸煉鋼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形成150萬噸的特鋼生產基地。同時,各工序蒸汽、煤氣余壓、余熱回收綜合利用,轉爐煙氣干法除塵、燒結煙氣脫硫設施的上馬,焦爐干熄焦的積極組織實施,使得中陽鋼鐵噸鋼新水消耗、綜合能耗等各項能耗指標達到了行業先進水平。他們堅持“劃定區域,重點對接,讓利于人,持之以恒”的經營理念,其主導產品———高速線材成為“山西省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權,贏得了穩定的市場占有率,銷售覆蓋京、津、冀、晉、陜、甘、寧、蒙及沿海省、市、區。
同時,他們堅持“管理為本、技術為綱”的原則,加強內部研發體系的健全與完善。2010年以來,先后聘請了留美博士、北京科技大學博士及IT行業高科技人才,為企業自主創新、科研開發、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引進“國內一流、世界領先”技術裝備的基礎上,確立并實施了“低成本、高效益煉鐵”的攻關課題,為優化爐料結構配比,降低物料消耗,釋放工藝潛能,提高經濟技術指標,提升產能和效益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將通過自主研發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需求的彈簧鋼、冷鐓鋼等鋼種,創建“研發、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經營運行格局。
此外,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模塊推進、循序漸進”的思路,中陽鋼鐵與德國SAP公司、美國HP公司、上海漢得公司、湖南視拓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推進中陽鋼鐵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加快ERP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促進中陽鋼鐵的可持續發展,打造“企業管理信息化、產品知識產權自主化”的特色品牌,創建民營企業現代管理的典范。
在中陽鋼鐵采訪,記者聽到人們講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循環經濟”。中陽鋼鐵始終按照“先治理后生產,不環保不生產”的準則,把上游廢料轉化為下游的原料,形成“產業成鏈、物能互用、吃干榨盡、變廢為寶”的產業循環經濟,使中陽鋼鐵各項能耗指標達到了行業先進水平。
如今,漫步中陽鋼鐵廠區內外,綠樹成蔭,環境宜人。陪同我們一起采訪的中陽鋼鐵副總經理衛建忠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中陽鋼鐵綠化投資累計達5000余萬元,綠化總面積43.3萬平方米,依山種植各類樹木28.23萬株,種植面積87公頃,廠區綠化覆蓋率22.4%,人均綠化面積54.12平方米,形成了中陽鋼鐵獨特的綠色品牌。”
以人為本———“變管人為感人”
“思想引導,感情投入,利益驅動,制度約束”。這是袁玉珠一直堅守了27年的不變理念。
袁玉珠認為,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完美,細節更可以觸動人的情感。“我們就是從細節著手,不斷研究企業的吸引力和可愛之處,將‘管人’的方式向‘感人’的理念轉變,真正關愛員工、實現共贏,創建和諧共享的人文中鋼。”
“我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給我們的全體中鋼人買了足額的保險。”袁玉珠告訴記者。
可以這樣說,在中陽鋼鐵,每一名員工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全方位的呵護。走進中陽鋼鐵的廠區,你會詫異于一個貧困地區的民營企業怎會有如此規模和完善的員工福利設施———充滿現代氣息的文體活動中心、一個個大型職工餐廳提供數十種菜肴、免費電子閱覽室、藏書十萬卷的圖書館、氣勢恢宏的職工禮堂、福利性公交線路、無償提供的幾十棟職工住房……
推行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是中陽鋼鐵倡導和諧管理的核心舉措,除設立工會、職代會、婦委會等常規的組織機構,用來保障職工權益外,他們還在各分廠、處室設立專職政工廠長,專門負責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以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的方式,將管理中的盲區,職工的心聲進行逐級反映,部門處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