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支降耗,其空間就存在于各個工序、各項流程之中,如果只是空喊而不設法去省、去挖,那必然會成為阻礙我們生存突圍的‘沉睡的金山’。但是,當那‘金山一角’顯露之時,我們收獲的將是思維的轉變、效益的提高。”在這一“生存突圍”思想的引導下,上半年,中陽鋼鐵降本增效活動不僅遍地開花,而且碩果累累。
近期,中陽鋼鐵二體系燒結煙氣脫硫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進入施工階段,將采用LJS干法脫硫工藝。屆時,脫硫裝置出口煙氣二氧化硫含量將不超50毫克/立方米,且無藍煙;脫硫除塵島最終出口凈煙氣中粉塵濃度將不超30毫克/立方米。濕法變干法,此次不僅僅是改變了脫硫工藝,更是企業主動適應從嚴治理環境新常態的經營戰略理念。
不僅如此,中陽鋼鐵燒結工序在不斷優化原料配料結構的基礎上,把鋼渣、除塵灰等含鐵雜料代替高價礦粉進行焙燒的技術攻關列為了日常生產的重點,并摸索出“60%的除塵灰配加高爐返料”的配礦結構,不僅可減少外礦主料的消耗,而且能夠消除除塵灰中含碳量不穩定所造成的影響。據估算,噸除塵灰可創效3.15元。
要盡善盡美
就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中陽鋼鐵現運行的二體系燒結煙氣脫硫系統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脫硫效率達90%,能夠符合國家“十一五”期間規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標準。如果說當年上馬燒結煙氣脫硫系統是為了解決減排“有沒有”脫硫的問題,那么,如今隨著依法治企、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中陽鋼鐵面對的則是解決環保水平“好不好”的問題。
在1月16日召開的中陽鋼鐵中層干部會議上,學李克強總理在考察山西省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后,中陽鋼鐵負責人當即拍板,要進一步研究二體系燒結煙氣脫硫的改造,力爭做到盡善盡美,實現達標排放。經過數月的論證、設計,二體系燒結煙氣脫硫系統升級改造方案出臺,將使脫硫裝置出口煙氣二氧化硫含量從400毫克/立方米將至不超過50毫克/立方米,已然能夠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然而,中陽鋼鐵意識到,單個環保領域的“好”難以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诖?,該公司正以清潔生產達標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為主線,強化能源管控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目前,通過與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合作,中陽鋼鐵整個產業鏈的能源規劃已有了雛形,煤氣和燒結余熱利用發電等環保項目已列入規劃,這將促使企業的環境經營深入貫穿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流程,迅速提升整體節能減排管理和技術水平。
中陽鋼鐵還要求全員正確認識“環保是社會效益,環保是中陽鋼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基”的戰略意義,要求全員從基礎管理、文明整潔現場、環保管控等方面做起。以煉鐵廠為例,該廠已逐漸形成了“人人出力,每天改善一點點”的環保整治局面。一方面引導職工強化認識,“環保不僅是企業的一項經營活動,而且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個行為”,另一方面要求各工序始終堅持“節資源、提效率”的環境經營方針,配套專項激勵資金,鼓勵職工通過工藝優化、設備改造等舉措,真正將“清潔生產”貫穿煉鐵生產的全流程。
“上馬高爐沖渣水余熱利用項目,不僅可實現供暖98.4萬平方米,而且能夠達到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目的;分別給塊礦上料區、球團成品區、鑄鐵區等部位增設了布袋除塵、旋風除塵、除塵罩等除塵設施,有效解決了二次揚塵、現場紅煙彌漫的問題。此外,該廠噸鐵新水消耗減少34.9%,1月~5月份,節約水費8萬元。”該廠深知,受設計到投產時間跨度較長的影響,現場的部分環保設計已難以滿足時下標準要求,大多環保設施已逐漸老化,污染物的源頭控制與排放控制難度增大。因此,中陽鋼鐵下一步將以源頭控制、從嚴管理、強化治理、健全機制等為思路,進一步改善環保指標,提升環境績效。
面對環保新常態,中陽鋼鐵各個層面都已意識到,環保已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緊箍咒”,必須主動求變,從頂層設計到全員參與。眼下,在頂層設計方面,中陽鋼鐵各正加緊實施能源規劃,將形成企業能源全面節約與高效利用的戰略布局,進而從提升清潔生產水平、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減少碳排放等方面,凸顯企業在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挖阻突圍
讓“沉睡金山”能量裂變
“降本提效是涉險灘,是啃硬骨頭。陜西煤具有燃燒性、可磨性較好的特性,不僅可降低制粉能耗,而且能夠實現穩定噴吹。但其揮發分高、燃點低等特性,存在著易爆的潛在危險性。”為降本,中陽鋼鐵噴煤工序把高爐噴煤配加陜西煤視為一次大膽的突破。目前,噸鐵噴煤比達141千克,較同期提高8千克,促使噸鐵成本直降4.8元。
在高爐工序,中陽鋼鐵優化返礦運輸流程,在地下鋪設了一趟皮帶,剔除了汽車倒運至倉儲場地,再由鏟車上料等流程,直接將高爐返礦送至燒結配料倉,年可節支118萬元。
在鋼軋工序,他們以連鑄流程為突破口,推動生產經營一體化、系統效益最優化。過程中,轉爐流程優化操作,在保證鋼水含磷不超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拉高終點磷,進而提高終點余錳,促噸鋼合金消耗降低。噸鋼硅錳合金消耗較計劃減少了0.6千克;以崗位末位淘汰制倒逼指標改善,拉碳率由95.07%提至98.53%,一次性倒爐率由90.95%提至95.54%,噴濺率由3.65%降至1.82%。數據顯示,目前,噸鋼成本較同期降低了0.7元。在連鑄流程,他們開展柔性化生產,鑄坯長度可實時滿足后道工序的個性需求;提速不降質,六流鑄機拉速提速14%,且鋼坯合格率仍保持在99.98%以上;優化自動變渣線操作,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壽命延長了1小時;推進滑板連滑,滑板利用率提高50%;改進割嘴,降低連鑄噸鋼割縫損失,年可節約鑄坯損耗288噸。軋鋼流程加強“專線化”生產組織,持續強化低成本高效高質制造能力、快速市場應變能力、高標準滿足客戶需求能力。上半年,該工序各線成品合格率提升了0.01%,軋廢率降低了0.02%。
針對降本工作不斷深入,降本空間不斷收窄等實際情況,目前,各工序已將降本“主戰場”拓展至采購環節,進一步強化市場研判,細化采購成本構成,同材料采購等單位協同配合,做好備品備件、輔材等方面的采購降本事宜。
自改軋線穿水系統,促使成品的表面鐵銹、物理性能等得到有效控制,伸長率由94%提至99.89%;自制攔焦車平煤桿,節支2萬余元;自創清洗焦爐加減旋塞的工器具,單個清洗效率提高80%;自制冷卻系統酸洗裝置并自己干,年可節支30萬元……全員參與、績效激勵是中陽鋼鐵各單位發動職工自主改善成本的一大亮點。這些看似普通的“小改小革”卻能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各單位積極為職工搭建創新創效平臺,成立評審組,對產品質量、安全生產、設備改造、工藝優化等方面的改善建議認真評審,同時按照創效大小給予不同的獎勵,形成了“自下而上、自主改善、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中陽鋼鐵將以激發職工的自主性為切入點,進一步創優績效激勵機制,促職工充分迸發創造性,以此聚智聚力,在生存保衛戰中形成更大的能量裂變。